简省网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1

(本文发表于《中国书法》2022年第1期,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。)


考辨《兰亭集序》中的“错字”

盛大林


摘要: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的原文本有九字被后世文献窜改。“怏然自足”之“怏”改为“快”、“亦由今之视昔”之“由”改为“犹”。《兰亭考》亦载苏轼指《兰亭集序》三字讹误。今之书坛,“《兰亭集序》也有错字”之说甚嚣尘上,成为文字粗疏者的托辞。其实,这些字不仅没错,甚至更符合古代汉语规范。《苏东坡全集》历代古籍版本中都没有指谬《兰亭集序》的文字,此载或为伪托。

关键词:王羲之 兰亭集序 考证 兰亭考 错别字
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2

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,既是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,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。但传世碑帖上的原文与近现代流行的文本却有九字不同:“修稧事也”中的“稧”有作“禊”、“崇山峻领”中的“领”有作“岭”、“悟言一室之内”中的“悟”有作“晤”、“趣舍万殊”中的“趣”有作“取”、“怏然自足”中的“怏”有作“快”、“及其所之既惓”中的“惓”有作“倦”、“以为陈迹”中的“以”有作“已”、“每揽昔人兴感之由”和“后之揽者”中的“揽”有作“览”、“亦由今之视昔”中的“由”有作“犹”。“曾不知老之将至”中的“曾”也被指讹为“僧”。桑世昌(南宋人,生卒年不详)《兰亭考》中有苏轼指“以”“由”等为误字的记载。这些字真错了吗?


一、异文辨析

(一)“稧”与“禊”

《说文》中有“契”,但没有“稧”和“禊”。

《别雅》:“修稧,修禊也。王羲之《兰亭叙》:‘修稧事也’。按:禊事之禊本从示,从禾者别是一字,不涉祓除义。或笔划小误,或形音相近,假借用之也。”[1]吴玉搢(一六九八—一七七三)在认定“稧”与“禊”通用之后,提出了一些疑问。

《汉语大字典》:“稧,用同‘禊’。为祓除不详而举行的祭祀。 《广韵·霁韵》:‘稧,稧事。’ 清吴伟业《楚云》:‘十二峰头降玉真,楚宫祓稧采兰辰。’清赵翼《同耐亭郊行》:‘草绿裙腰到稧辰,相邀胜侣去寻春。’”该典认为,“稧事”就是祓除不详之祭祀。

全祖望(一七零五—一七五五)《鲒埼亭集》:“春杪至湖上,适堇浦先生以闰重三日为稧事之会……”[2]王夫之(1619—1692)《诗经稗疏》:“《风俗通》曰‘此祓稧之始……’。”[3]这些文献用的都是“稧”。

毕沅(一七三零—一七九七)《经典文字辩证书》自序曰:“元孙自谓能参校是非,较量同异,立俗通正三例定字,而舛失偏多,如以……稧禊为上俗下正,而不知下正亦为俗字。”[4]唐人颜元孙认为,稧为俗字,禊为正字;而毕沅认为,禊也是俗字。不管孰正孰俗,至少“稧”和“禊”可以通用。


(二)“领(領)”与“岭(嶺)”

碑帖“领字从山本”中“山”字头应为后人所加,因为这些版本中的“山”既扎眼,又多余。论技法,“山”字头均笔划僵硬,完全没有王书神采;论章法,《兰亭》通篇疏朗,而“岭”与“峻”非常拥挤,很不协调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3

检索古文字辞典,大篆、缪篆中没有“岭”的字例,小篆中的“岭”为新附字;但在战国古隶以及汉篆、汉隶中都有“领”字。《祀三公山碑》“迥在领西”中的“领”,显为“山岭”之义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4

王鸣盛(一七二二—一七九七)《十七史商榷》:“《史记·货殖传》‘领南、河北固往往出盐。’古无‘岭’字,只作‘领’,此古字仅存者。而《南越·尉佗传》云‘兵未逾岭’,《东越传》云‘令诸校屯预章梅岭’,仍从俗。两处‘岭’字,《汉书》皆作‘领’。盖张守节虽以有古字为好本,未及详改,至宋而好本尽亡,《汉书》之存古则宋景文力居多。”[5]

倪涛(一六六九—约一七五二)《六艺之一录》先后两次提到《兰亭集序》中的“领”。卷一百四十二关于王羲之《七十大庆堂帖》的辨析文字说:“‘领’即‘岭’字。《稧帖》‘崇山峻领’正作‘领’。” [6]卷二百六之“古文”又曰:“领,里整切,项也。从页,令声。又:山之高者曰领,取其形象也。别作岭,非。”[7]依照这两种说法,称高山为“岭”反而是错误的。

《说文解字诂林》:“领,亦作岭,犹颠之为巅。”“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‘汉兵遂出踰领’。是古‘岭’作‘领’。‘岭’,新附字也。”[8]

《王力古汉语字典》:“领,山岭。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:‘朝廷欲革领南之弊’。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岭。”

除《兰亭序》外,王羲之在《十七帖》中也两次写作“㳊领”。


(三)“悟”与“晤”

《汉语大字典》中的“悟”有七个义项,其中第五种解释为“通‘晤’。相对。《文选·谢惠连<泛湖归出楼中玩月>》:‘悟言不知罢,从夕至清朝。’李善注:‘《毛诗》曰:彼美淑姬,可与晤言。郑玄曰:晤,对也。悟与晤同。’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悟言一室之内。”

《中文大辞典》中有“悟言”词条,其释为“相对言语也。晤言也。”“悟与晤同,古字通。”

《古代汉语词典》:“悟,通‘晤’。相对。”“悟言,通‘晤言’。相对而谈。”


(四)“趣”与“取”

《汉语大字典》关于“趣”的义项有:“拿取,采取。也作‘取’。《古今韵会举要·遇韵》:‘趣,通作取。’《庄子·天地》:‘趣舍滑心,使性飞扬。’成玄英疏:‘趣,取也。滑,乱也。顺心则取,违情则舍。’《荀子·修身》:‘趣舍无定谓之无常。’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卷二:‘若抑扬得所,趣舍无违,值笔廉断……适眼合心,使为甲科。”

《汉语大字典》关于“取”也有类似的解释:“趋向。《释名·释言语》:‘取,趣也。’王先谦疏证补引苏舆曰:‘趣,取字同。事之有可取者,人争趣之,故训取为趣。”也就是说,王羲之写作“趣舍万殊”,不仅没有错,而且更合古训。


(五)“怏”与“快”

《说文》:“怏,不服,怼也。”《集韵·阳韵》:“怏,怏然,自大之意。”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也释“怏然”有“自大之意”,而且用例即为“怏然自足”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5

对于《说文》中的“怏,不服,怼也。”段玉裁(一七三五—一八一五)《说文解字注》进一步释曰:“怏,不服,怼也,盖倔强之意。方言曰:鞅、侼,怼也。《集韵》于阳韵曰:怏然,自大之意。考王逸少《兰亭序》曰:‘怏然自足’。自来石刻如是,本非‘快’字。”[9]

把“怏然”解释为“勉强”“倔强”,也说得通。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怏然自足”的意思是当其对际遇感到高兴,哪怕只是暂时的,也勉强为之满足。这样的解释也比“快然自足”更有意蕴。


(六)“惓”与“倦”

“及其所之既惓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”意思是等到对“欣其所遇,暂得于己,怏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”的感觉开始惓怠,心情也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,并为之感慨。

“倦,《说文》:‘罢也’。或作惓、、,通作劵。”在《集韵》中,“倦惓”并列在一起,是作为完全同音同义的异体字处理的。

《故训汇纂》中的“惓”有13个义项。其④曰:“惓,与倦同。《太玄·玄文》‘仰天而天不惓”司马光集注引许翰曰。”其曰:“惓,或从人作倦。”

可以看出,古文中“惓”与“倦”几乎不分彼此。因为偏旁不同,“惓”被归于“心部”,“倦”被归于“人部”。作为一种心理感受,“树心旁”比“单人旁”更贴切。


(七)“以”与“已”

“俯仰之间,以为陈迹。”句中的“以”显然应为“已经”之义。后人改为“已”,应亦作此解。

《说文》无“已”字,其训“以”曰:“㠯,用也。从反巳。象形。”《汉字源流字典》进一步释曰:“以(㠯)与巳同源。甲骨文“以”是巳(胎儿)的倒文,即头朝下的胎儿,表示已经成形,要降生了。金文另加人旁,以强调其为胎儿。篆文承接甲骨文和金文并稍加繁化。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㠯与以。如今规范化,以‘以’为正体;㠯只作偏旁,作偏旁时有的写作厶。”该字有义项释为“已经”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日以尽矣,荆卿岂无意哉?”《世说新语》:“既以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?”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6

《十七史商榷》曰:“凡《史记》‘以’字,《汉书》皆作‘㠯’。《冯唐传》唐论李齐不如廉颇,李牧上曰‘何已’,‘已’即‘以’也,古作‘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7

’,隶变为‘已’,又旁加‘人’,遂作‘以’,又分为二,‘已’为止,‘以’为虚字,惟《汉书》存古,而传写成‘㠯’,此云‘何已’者,谓‘何以’言之。”[10]

《六艺之一录》载:“‘以’字篆作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8

,与‘已’字同。故右军多用‘以’为‘已’。《兰亭序》‘以为陈迹’,是也。此等处,右军帖最多,本卷‘昏取以毕’‘心以驰于彼’,皆用‘以’为‘已’。”[11]
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五国以破齐秦,必南图楚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今华夏以平,荆汉知亡矣。”此二用例中“以”的意思均为“已经”。

《说文》中有“以”无“已”,说明至少汉代以前表达“已经”之意时用的就是“以”,而不是“已”。


(八)“揽”与“览”

“揽”在《兰亭集序》中出现了两次,一为“每揽昔人兴感之由”,一为“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”。很显然,两句中的“揽”均为“观”或“看”的意思。依照此义,此字似乎应该写作“览”。实际上,古语中“揽”和“览”是可以通用的。

《汉语大字典》:“揽,通览。看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‘而欲为人之国乎,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。’陆德明释文:‘揽,本亦作览。’《文选·枚乘(七梦)》:‘流揽无穷,归神日母。’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:‘揽洞形势,仍西渡中溪。’”

另外,从避讳的角度也可解释。王羲之的曾祖父叫王览,为了避家讳,所以写作“揽”。类似的避讳,在王书中还有用例,比如《十七帖》“足下今年政七十耶”中的“政”亦为避祖讳。陆游《老学庵续笔记》曰:“王羲之之先讳正,故法帖中谓‘正月’为‘一月’,或为‘初月’,其他‘正’字率以‘政’代之。”[12]


(九)“由”与“犹”

“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。”此句一般都解释为“后人看待今天,也像今天看待过去一样”。改“由”为“犹”者,肯定也这么理解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9

《尔雅·释诂》:“由,自也。注:犹从也。《论语》:观其所由。注:由,自也。”《释文》:“《汉志》由作犹”。《汉语大字典》:“由,通‘犹’。清吴昌莹《经词衍释》卷一:‘由,同犹,若也。’清刘淇《助字辨略》卷二:‘由,与犹通。’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夫以秦之强,大王之贤,由灶上骚除,足以灭诸侯,成帝业。”[13]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诚如是也,民归之,由水之就下,沛然谁能御之?”[14]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人役而耻为役,由弓人而耻为弓,矢人而耻为矢也。”[15]《论衡·无形》:“时或男化为女,女化为男,由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也。”[16]这些句子中的“由”皆为“犹如”之意。

“由”不仅有如同、好像之意,而且“亦由”乃至“亦由今之视昔”等词组在古籍文献中都很常见,比如董诰(一七四零—一八一八)《全唐文·题神羊图》:“噫!尧之羊,亦由今之羊也。但以上世淳朴未去,故虽人与兽,皆得相指令。”[17]于邵(约七一三—约七九三)《田司马传》:“昔有巫宓卓鲁,亦由今之视昔,云霄之望,岂徒然哉?”[18]

“亦犹今之视昔”中的“犹”只能解释为“如同,好像”。但“亦由今之视昔”中的“由”也可以解释为“从,自”,或曰“来由”。“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。”即“后人看待今天,也从今人对过去的看法中来。”或“今天对过去的看法,也是后人看待今天的依据。”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”中的“由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因此,“亦由今之视昔”比“亦犹今之视昔”更有张力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10

王羲之小楷《道德经》中有这样一句:“譬道之在天下,由川谷之于江海也。”流落美国的拓本中,“由”字的旁边注有朱色的“犹”字。在流传至今的古籍版本《道德经》中,此字大都为“犹”,但也有“由”。


(十)“曾”与“僧”

这二字主要不是正误的问题,而是有无的问题。文字版中“曾”或有或无,碑帖版中“曾(僧)”字也是如此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11

“予尝亲见快雪所摹之处绢素墨本,此实无僧字。盖此摹本偶遗之耳。按:褚临本,此处原无僧字。神龙本、张金界奴本,皆无之。颖上本所从来之原迹,有僧字,盖此处纸半磨灭,而诸本一依之。”[19]翁方纲(一七三三—一八一八)相信原迹有“僧”字,但也承认很多版本无此字。在他之前,已经有多人指出原迹无“僧”。

王铚(宋人,生卒年不详)认为:“或云第十五行有僧字,盖时拓本至多,惟此僧果所藏为真本,故署僧字以别之。或以为‘曾不知老之将至’,非。”[20]

“一本后有僧权署字,系题。开宝十八年三月二十日。”[21]桑世昌进一步指出,署字者为僧权。

“黄伯思《法帖刊误》曰:读兰亭者以‘不知老之将至’旁一‘僧’字为作‘曾’字。按:古兰亭本二十八行,至十四行间特阔者,盖接纸处与‘不知’字适在此行之末,梁舍人徐僧权于其旁着名,谓之‘押缝’,梁御府中法书率如此,‘僧’字下亡其‘权’字,世人殊不知此,乃云‘僧’者‘曾’之误,因读为‘曾不知老之将至’。按:《晋史·逸少传》及《书录》第十卷皆载此叙,但云‘不知老之将至’,并无‘曾’字,益可是正。”[22]《兰亭考》更进一步指出,署“僧”者为“梁舍人徐僧权”。

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竟然有多个错字?这个玩笑开大了-图12

其实,仅看碑帖,就能大致作出判断。一,“僧”字风格与通篇迥异,笔力也明显弱于正文。二,有“僧”的几个版本,有的“僧”位于“不”的右上方,有的“僧”位于“不”的右下方,如果位于右下方的,显然不是插在“不”前面的字。三,多出此字的碑帖,绝大多数明显写的是“僧”,而不是“曾”。只有个别碑帖中,“僧”字的“亻”不显,像是“曾”字而已。四,“曾”在文中也解释不通。


二、苏轼题跋或为伪托

《兰亭考》“审定上”篇有这样一段话——

真本已入昭陵,后世徒见此而已。然此本最善。日月逾远当复阙坏,后生所见愈微愈疏矣。东坡:“外寄所托”改作“因寄”,“于今所欣”改作“向之”,“岂不哀哉”改作“痛哉”,“良可悲也”改作“悲夫”,“有感于斯”改作“斯文”,凡涂两字改六字注四字。“曾不知老之将至”误作“僧”,“已为陈迹”误作“以”,“亦犹今之视昔”误作“由”。旧说此文字有重者,皆访别体,而“之”字最多,今此“之”字颇有同者。又尝见一本,比此微加楷,疑此起草也。然放旷自得,不及此本远矣。子由自河朔持归,宝月大师惟简请其本,令左绵僧意祖摹刻于石。轼书。题河朔本。治平四年九月十五日。[23]

东坡果真有过这样的题跋吗?笔者查阅了《东坡集》宋刻本、《苏东坡全集》明成化四年(一四六八)刻本、四库本、万库本,均未发现。现代出版的《苏东坡全集》增加了“补遗”,才有了《书摹本兰亭后》。“补遗”中的《书摹本兰亭后》可能就来自《兰亭考》。《兰亭考》中的这段话,又是来自何处呢?《兰亭考》问世之前,《苏东坡全集》中的前集、后集等均已面世。东坡直指《兰亭》之讹,一再被遗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笔者推断:《书摹本兰亭后》或为伪托之作。


三、结语

《兰亭志》载:“……右军亦自爱重,留付子孙,至七代孙智永,即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……”[24]也就是说,《兰亭集序》在王家留存了很长时间,如果写有错字,一定会作修改,不可能让错字流传下来。

语言文字也是发展变化的,不能以今之规范判断古之文本。不管所谓《书兰亭摹本后》是真是伪,可以肯定的是:《兰亭集序》原帖并无错字。


注释:

[1]吴玉搢.别雅(卷四) [M].四库本:24.

[2]全祖望.鲒埼亭集(卷首)[M].清姚江借树山房刻本:12.

[3]王夫之.诗经稗疏(卷一)[M],四库本:48.

[4]毕沅.经典文字辩证书(序言)[M].上海:商务印书馆,1937:2.

[5]王鸣盛.十七史商榷(卷二十八)[M].清刻本:6.

[6]倪涛.六艺之一录(卷一百四十二)[M],四库本:16.

[7]倪涛.六艺之一录(卷二百六)[M],四库本:31.

[8]丁福保.说文解字诂林[M].清刻本:3920.

[9]段玉裁.说文解字注[M].清刻本:2045.

[10]王鸣盛.十七史商榷(卷二十八)[M].清刻本:7.

[11]倪涛.六艺之一录(卷一百四十一)[M],四库本:22.

[12]陆游.老学庵笔记[M].北京:中华书局,1979:138.

[13]司马迁.史记(卷八十七)[M].四库本:3.

[14]朱子集注.孟子(卷一)[M].四库本:8.

[15]朱熹.孟子集注(卷三)[M].清吴县吴志忠校刊本:16.

[16]王充.论衡(卷二)[M].四部丛刊明通津草堂本:10.

[17]董诰.钦定全唐文(卷八百九十五)[M].四库本:16.

[18]李昉.文苑英华(卷七百九十三)[M].明刻本:6.

[19]翁方纲.苏米斋兰亭考(卷五)[M].清刻本:59.

[20]桑世昌.兰亭考(卷八)[M].四库本:3.

[21]桑世昌.兰亭考(卷十一)[M].四库本:3.

[22]桑世昌.兰亭考(卷七)[M].明刻本:1.

[23]桑世昌.兰亭考(卷六)[M].明刻本:2.

[24]吴高增.兰亭志(卷四)[M].清乾隆十七年刻本:1.

转载自头条号:盛大林。(侵删)
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本站编辑上传提供”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站长邮箱(190277521@qq.com)本站是非赢利网站,本网站郑重提醒注册用户:请在转载、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、著作权;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,请立即和我们联系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ajiansheng.com/article/a293340529670577213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